
如何面對自己的混亂情緒?我不想這麼情緒化!
面對自己的情緒不需要感到抱歉!
當在我開始接解蔡康永的書《為自己活一次》去了解自己的情緒後,我發現社會上普遍的人都認為擁有情緒的人都很懦弱,有時甚至會以玻璃心來形容他們!於是人們開始對自己的感覺視而不談,似乎誰越能把自己的情緒壓抑住,就代表誰的情商越高。因此,擁有情緒就變成了一件很丟臉的事,只能把「我沒事」這句話掛在嘴邊。
然而我認為每一個情緒無論正面或負面的都應該被人所尊重和重視!雖然我們的情緒總是來去匆匆,時而快樂,時而悲傷,時而興奮,時而憤怒,一下子想要減肥,一下子又想把好味的甜點都吃進肚裏,一下子想要為未來努力打拼,一下子想要偷懶,就這樣不停的變來變去,捉摸不定。但我們當下的感覺完完全全代表了此時此刻的自己,是那麼的真切,那麼的靠近自己!所以我們更要實實在在去面對這些複雜混亂的情緒,面對自己每一刻的感受。
————————————————–
正確面對情緒的態度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灌輸了一些關於情緒的錯誤資訊,認為情緒應該被分為正面和負面兩個極端類別。記得我早在兩三年前為幾個小朋友進行家教時,留意到他們的作業中有一個部分需要讓孩子學會把情緒分類為正面或負面,就像以下那樣列出來:
正面的情緒 | 負面的情緒 |
開心,快樂,感動,被愛,安全, 放鬆,溫暖,和諧,自信 | 壓力,抑壓,擔心,抑鬱,恐懼, 憤怒,害怕,寂寞,失望,絕望,尷尬 |
為甚麼我會說這是錯誤的資訊?請你先拋下原有的想法看一下以的例子,我會把剛剛出現的負面的情緒放在正面這一欄,而剛剛被列為正面的情緒會放在負面那邊,再加以解釋。
正面 | 負面 |
壓力 – 可以迫使我們進步,遇強越強 擔心 – 可以讓我們有意識去避免險境 | 安全 – 令我們無法跨出一大步去嘗試更多 放鬆 – 讓我們對周遭環境,或突發事情鬆懈 |
從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情緒並沒有正負之分,而是取決於我們自身怎樣看待和定義這些情緒。對於每一個情緒,我們都應要一視同仁,不要只盲目追求永恆的快樂,害怕得只會逃避悲傷。先恰如其分去理解每一個情緒的存在,把它們逐一消化。只要真心去了解自己當下每一個情緒才能讓自己進步和成長,更懂得如何去關心和體諒自己以及自己重視的人,拋下一些無謂的情緒,其實這樣做真的很值得。
————————————————–
表達情緒不是你有的特權,而是屬於每個人的權利!
經過我們對情緒的一番了解後,相信你漸漸不會再為自己當下出現的感受而感到丟臉或害怕。然而,我也體會到有些人也會不小心掉入另一個陷阱,他們對於自己情緒會過份重視和放大,以至於讓自身的情緒駕馭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人際關係!
這些人都做了甚麼?他們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時,過份放大自己的情緒,認為對方應該要為自己配合,這樣情況就漸漸變成展示個人權力的行為。這些事情其實隨處都可以見到的,餐廳服務員出了一些小失誤,顧客便大發雷霆指罵服務員,服務員只能抺去自己的情緒繼續工作。服務員因為工作遇到不少野蠻的客人,受盡各種責備,回到家,看到孩子貪玩的舉動便大吼,此時此刻小朋友似乎也沒有大人的特權去表達情緒,只能藏在心裏。由此可見,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多人只會以情緒展示權力,以不是恰當的了解和運用自己的情緒。
不是有權力就代表那個人可以擁有情緒,更何況是不存在權力的情侶,朋友,同事的關係。所以我們應該要把表達情緒視為理所當然,人人都應該擁有這個權利,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身分地位而有了特殊的待遇。
————————————————–
面對每一個情緒都需要冷靜
通常我們都習慣讓容易脾氣暴躁的人學會先冷靜,但是真的只有易憤怒的人需要這麼做嗎?錯了!不論誰面對甚麼樣的情緒,開心,感動,溫暖,後悔,妒忌…都應該要像面對憤怒一樣學會冷靜,想一想,理解一下,才讓自己恰如其分去感受著這些情緒。
如何去想,去理解?
先想一個你討厭或不喜歡的人,然後列出幾個讓你不喜歡他的特質?不要列出一些微細的症狀,而是把它變成能夠描述的個人品質。
「大聲呼喝老人」→「不尊重老人」
「穿着打扮奇怪」→「對時尚沒有概念」
「垃圾隨便掉」→「不注重衛生」
看一下這些特質,有沒影響到你,例如不衛生的人是你的同事,因為他的不衛生而影響了你的工作環境。那麼你的討厭變成了合理的討厭,不是針對這個人而去討厭他的行為,而是討厭不衛生的人,而且他又因此影響了你,所以才讓你不喜歡。
另外,面對一些愉悅的情緒也需要像剛剛一樣想一想,讓我用一些戀人的例子,讓你了解更多:
「情人節他給我送名貴禮物」→「願意為我付出」
「每個夜深他都會送我回家」→「願意為我付出」、「關心我的安全」
當你能夠找出事情裏令你愉悅的本質,你就會發現你不一定要收到名貴的禮物才會感到快樂,幸福,而是用不同的形識去帶出這個本質也足以令你有同樣愉悅的感受。
雖然花了時間去思考感受仍然是一樣的,但多了一層的訊息,可以讓你的快樂更長久,更懂得去感激。讓這些感受變成說得出的感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完善,使關係更加堅固。
面對自己的情緒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事實上我也是在跌跌碰碰的階段,時而做到,時而又會忘記,有時甚至會被情緒影響到自己以及身邊的人。但即使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完全做到,我認為我們必須要繼續堅持讓自己好好面對每一個情緒,當你能將它變成身活的一種習慣,你就能好好為自己負責任,找到自己想要的自己,同時也讓你能更加學會理解和體諒身邊的人,也因此令溝通更加有效。
——————————————————–
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情商」,「做自己」的內容,可以看去閱讀一《蔡康永的情商課》
————————————————–
給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
[持續留意自己面對情緒的思考和行為,可以讓越來越了解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能夠做自己的人。希望大家可以花幾分鐘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然後留言分享給我~]
思考與行動:
- 你對情緒有甚麼樣的看法?你會害怕自己出現某些情緒嗎?它們是甚麼情緒?
- 有沒有一些情緒一直被你歸類為負面,而現在有了不同的看法?
- 你有沒有曾經將表達情緒的行變成展示權力的行為?你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嗎?
- 試一下列出你一件令你感到愉悅的事,再明確寫作令你有此感受的本質。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分享,歡迎點擊文章下方拍手處,謝謝!***


11 Comments
RT
想讓自己變得更好!
真的要好好整理自己的情緒才行!
感恩版主的分享~
Lisa Su
真的不只壞情緒要想一想,好的情緒更要思考,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樣的感受!
Sherry
以前我也覺得負面情緒是不好的,
但是後來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
重點是該如何去面對它、處理它,
因為每一個情緒都是我們的。
謝謝版主的分享!!
Evelyn
面對情緒如何處理真的好重要喔!這是我需要學習的。
我覺得情緒就像個自己內心的小孩,我會害怕這小孩失控說出傷害到別人的話,它是憤怒的情緒。
wilkerson
好好地接受擁抱自己的負面情緒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課題
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冷靜應對一些事情,但其實心裡在當下可能還是會一些泛起漣漪。
但透過妥善的處理我想都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Yu
最近正在學習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課題分離,盡力完成自己的課題;不去在意屬於他人的課題,來讓自己在人際關係上更加自由,並且避免讓情緒變成達成目的的工具。
美好世界
適當的抒發自己心靈上的困境很重要
謝謝版主分享
馬克的足跡
凡事都正向思考就對了~~~~~~~~~~
Leon
這本書已經看完了!
當兵的時候很多時間,就抖內去買了
我想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本書了
Richmaple
這本書真的很棒!我也剛看完很想分享呢
苗條小姐
情緒是從小到大面對的問題
而且需要花時間面對它,要做到游刃有餘真的需要一點功夫
我自己是負面情緒來臨時,都要提醒自己冷靜的面對XD
情商這本書我也有看~~挺不錯的
謝謝版主分享給大家~~